文章系统  
首页 > 聊城大学 > 浏览文章

校媒记者探班暑期校园·教师篇每到寒暑节假日 最是科研好时节

(编辑:聊城大学 日期:2016年08月09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假期是教师们集中精力搞科研的黄金时间。暑假期间,我校很多教师放弃休息,一如既往,或在实验室,或在办公室,或在乡村原野,或在家中书房,利用假期空闲集中精力进行科研攻关,过得忙碌而充实。


  “从周一到周末,全在实验室”,从求学者到教学者,在聊大待了38年的魏西莲,俨然已经把实验室当成了第二个家。暑假期间,年近六旬的魏西莲仍坚守科研岗位,加快推进 “胶体与界面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从参与课题的学生口中得知,无论是信息采集,公式计算还是数据处理,魏老师都会严格把关,确保结论的准确性。由于承担着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备课工作也丝毫不能懈怠,魏西莲表示,信息时代下的知识更新日益频繁,作为教师,必须及时掌握学术前沿,丰富教材内容,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与此同时,魏西莲还充分利用假期指导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经指导的科技作品多次荣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和一等奖。谈及“坚守”的原因,魏西莲认为,兴趣在其中起很大的作用,使她产生了探究的渴望,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时,她兴奋得夜不能眠。对于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魏西莲没想过离岗之后要干什么,自己对化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所以想坚持不懈的探索下去。


  走进理工学院的超净实验室,张丙元教授正在固态激光器前进行光纤焊接实验,在他眼中,似乎没有假期的概念,也没有家与实验室的界限。张丙元表示,假期期间教学任务减轻,能够确保实验的连续性,也是项目攻克和总结报告的最佳时机。对张丙元而言,科研和教学是他事业的“车之两轮”,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张丙元也为下学期的教学认真备课,每逢假期,他都会把课堂讲学和期末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以此修正教案和习题。张丙元表示,“作为丈夫和父亲,在搞科研的同时还肩负着很多家庭责任。”空闲时间,他也会带着孩子去游玩,晚上家人睡觉后,则又伏案灯下继续埋头科研。“这种生活看似紧迫,但对我来说却是快乐的源泉。因为我每天都在思考感兴趣的东西,做喜欢做的事情,这些都是我前进的动力,也是我快乐的源泉”。




  农学院实验楼植物病理实验准备室,王桂清教授正埋头在电脑前修改文件,时不时有学生进来,她抬起头仔细倾听、认真解答。准备室里没安装空调,又闷又热,她汗流浃背,但丝毫不以为意。到了预订时间,她走进实验室查看实验进展,指导学生们观察实验进程,为学生们详细讲解、分析病理细菌采样。“一放假就无所谓周末了,几乎天天都呆在这里。”她笑着说。她现在正在带领学生进行的辽细章精油及植物源农药对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聊城市国槐病害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等实验研究,分别是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聊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课题。因为实验有实效性,有时候晚上十点多还跟学生在实验室等待实验结果。王桂清告诉记者,学院还有很多教师利用假期潜心科研,这让她很感动,也看到了学院发展的希望。


  生科院胡全安博士作为“海归”,来校工作两年了,除了每周末休息一天,假期里天天“耗”在办公室或实验室。暑假,对别人也许意味着休闲,对他来讲却是一个“休整”的好机会——可以静下心来搞科研,对工作进行总结、梳理。谈起带领学生正在做的“植物与病毒互相作用的研究”课题,他热情满怀,滔滔不绝,对深奥的科学原理和复杂的实验过程进行幽默生动地诠释。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与其说是一项工作,不如说是一种乐趣,“实验有了实质进展,是最令人振奋的”,“做实验会上瘾”,他风趣地说。同学们告诉记者,假期里,胡老师每天总是最早来到、最晚离开实验室,有时为了观察实验结果而加班到深夜,“胡老师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热情随和,对待实验严谨认真,对我们因材施教,关心备至,在我们的眼中,他就是一个‘牛人’!”


  8月3日,暑假近半,可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的大部分老师还没来得及休息,他们正在为第二届“太平洋岛国研究高层论坛”做紧张的筹备工作。9月下旬,由我校主办的第二届“太平洋岛国研究高层论坛”将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国内外的领导、使节、专家、学者将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阈下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展开探讨和碰撞。为了将本次论坛办成一次高层次、高水准的大会,也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在世界史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心的大部分老师都主动放弃了休假时间。此外,中心近期还承担着“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出版资助项目《列国志》太平洋岛国诸卷的编著,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中全部太平洋岛国词条的编撰工作,这使老师们的假期格外繁忙。许多老师甚至一天都未能休息。记者采访时,恰逢吕桂霞老师为省领导出访斐济所作的研究报告刚刚收尾,而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专著编撰等工作,早已填满了吕桂霞的暑假时间表。“虽然不能休息,但沉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偶尔查到一些珍贵的档案、解决一些困惑已久的问题,都是无比满足和幸福的”吕桂霞笑着说。正在进行课题研究并为访台交流做准备的赵少峰告诉记者,暑假对他来说是难得的科研黄金期,从2012年起,几乎每个暑假他都在工作状态中。“老师们的拼搏精神和奉献意识,正是聊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校的太平洋岛国研究才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到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德正感慨地说。




  这个暑假尤其炎热,大家都坐在空调房里不敢出门,运河学研究院的胡克诚、朱年志等几位老师却根据研究院和个人研究需要,在济宁市微山县南阳湖沿岸进行了为期6天的田野考察。那几天,当地平均气温均在35度以上,湖边湿热的空气令人难耐,胡克诚等就随身带着防暑药品“走向历史现场”,对南阳湖沿岸村落里的村民进行口述式访谈,调查当地的河道、古迹、宗族、信仰等民间历史文化资源。然而,第一天考察了南阳湖东岸老运河沿线的10个村庄后,几位老师就普遍出现了拉肚子、头疼的症状。“大家都中暑了!”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依然顶着烈日坚持考察了近20个村庄和当地档案局、博物馆等处,搜集了许多民间碑刻、族谱、民谚等资料。此外,运河学研究院还将组织全体教师于8月中旬奔赴济宁,考察、研究运河沿岸的村庄,搜集沿岸资源、碑刻资料等。目前,运河学研究院的老师们基本还保持着正常工作状态,办公室里每天都有人在伏案研究。


  部分教师把家当成科研的战场,政管学院的于学强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正利用假期全力撰写修改其有关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治国理政的基本历程与主要经验的著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建国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内容。由于今年是“文化大革命”发动与结束40年与50年的整年头,相关材料很多,许多内容需要收集整理甚至重新思考,难度较大。为方便收集,于学强通过图书馆开通了校外登录期刊网权限,在家也方便查阅相关资料。于学强告诉记者,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是件“苦差使”,既要有学术敏感性和掌握材料的能力,更要有敢于吃苦、不断累积材料的毅力,这个角度讲很难有假期与休息时间;同时也是件“乐差使”,一旦自己的研究为人认同、或引起异议,都会激励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由此会体认到自身存在价值的愉悦。

    联系采访过程中,各学院负责宣传工作的领导老师很为难,说他们学院有很多老师都在为科研忙碌,该采访谁呢,记者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的神通,但也只能望洋兴叹,挂一漏万了。采访期间,老师们甘于寂寞、潜心科研的学者情怀和不计回报、心系学校发展的奉献精神给了记者很大的触动。

(作者张萍 方婧 许静 夏亮 陈升磊  编辑陈升磊 编审王秀清)
上一篇:我校参加龙舟公开赛展现大学生力量
下一篇:我校2016年高考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