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核酸研究发布功能性长非编码RNA数据库升级版
近日,我校山东省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王吉华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论文,题为“一个升级版的低通量实验验证功能性长非编码RNA数据库EVLncRNAs 2.0” (EVLncRNAs 2.0: an updated database of manually curated functional long non-coding RNAs validated by low-throughput experiments) (https://www.sdklab-biophysics-dzu.net/EVLnc RNAs2/)。该研究创建了一个升级版实验验证综合长非编码RNA数据库,包含了124个物种、1082种疾病等相关的4010个实验证实的功能性长非编码RNA,并研究了长非编码RNA的物种分布、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关系,以及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信息等,对长非编码RNA特征提取、预测器发展和新功能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王吉华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是青年教师周百灵博士,季保华副教授为文章并列第一作者。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周耀旗教授是共同通讯作者。
长非编码RNA是当前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热点,在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分化调控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与癌症、老年痴呆、自闭症等人类许多重要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生命过程和疾病的机理研究至关重要,对疾病新的生物标记物和药物靶点的发现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功能性长非编码RNA数据库是全面深入开展长非编码RNA研究的重要基础。王吉华教授带领团队于2018年在该期刊发表了实验验证综合长非编码RNA数据库EVLncRNAs 1.0。自EVLncRNAs 1.0发表以来,已被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巴西、日本、韩国等60多个国家的研究工作者访问了10000多次,论文被国际权威期刊引用40多次,EVLncRNAs被美国科学家Bandrowski和法国科学家Arnaud Desfeux建设的组学航母在线收录。
EVLncRNAs 2.0是EVLncRNAs 1.0数据库的升级版。王吉华教授组织了三十多人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三年多潜心研究,与国内外学者合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持续不断挖掘功能性长非编码RNA,并对长非编码RNA的新特征、新功能等进行分析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数据库的内容、功能和各种信息并最终完成。
该综合数据库收录了来源于124个物种的4010个长非编码RNA,并提供了每个长非编码RNA的基本信息、功能信息、相关疾病信息、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信息等,还新提供了结构信息、编码小肽的信息、外泌体相关信息、环形RNA信息和对药物、化学物质等的抗性信息,构建了长非编码RNA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疾病的交互式相互作用网络。这些全面可靠的数据信息,对长非编码RNA特征提取、预测方法发展和新功能认识,乃至重大疾病和精准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物理省重点实验室扈国栋、王菲、陈清帅、刘奎、于茹、黄平平、任景等青年教师以及中山大学杨跃东教授、赵慧英研究员也参与了相关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的资助。
EVLncRNAs 2.0数据库界面
原文链接:
EVLncRNAs 2.0: https://doi.org/10.1093/nar/gkaa1076
EVLncRNAs 1.0: https://doi.org/10.1093/nar/gkx677
下一篇::校长与毕业生共赴咖啡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