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山东高校

中国经济导报深度报道我校办学成绩

时间:2017年05月31日 信息来源:德州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5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在第B08版上,以“德州学院:推动应用转型 服务地方发展”为题,对我校办学成绩进行了深入报道。全文如下:


德州学院:推动应用转型 服务地方发展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xwzx.dzu.edu.cn/news/upload_files/post_ar/1495849522_3Tvp9qWDYZ.jpg" width="600" height="400" border="0" />

  2017年5月3日,德州学院、德州华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修井作业智能机器人项目合作签字仪式。图为德州学院党委书记刘文烈(前排右一)在该公司考察。


  为推动德州学院服务德州举措计划(2016-2020),德州学院于2016年12月召开服务德州工作会议,党委书记刘文烈作了《以服务求支撑以协同促发展》主题讲话。刘文烈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围绕创建德州大学的目标,充分熟悉服务地方工作的庞大意义,动员广大干部师生自动适应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义务,深入推进服务德州协同发展工作,致力于高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先辈文化孕育与传播,更好地为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可以说,服务德州举措计划(2016-2020)的制订实施和服务德州工作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德州学院推动应用转型、服务地方发展奠定了顽强的政治思想基础,而且为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定位提供了有用抓手和动力源泉,标志着德州学院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应用转型,服务地方强基础
  德州学院院长冯健把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定位归纳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校”,即:扎根德州,面向山东,辐射周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圈一带”等国家和山东省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德州及周边区域具有明显影响力的应用型人才输出基地、科技与智力服务支持基地和文化传承创新承载基地。
  围绕发展定位,看重夯实服务地方工作的基础。一是成立“德州学院服务德州工作向导小组”,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建立“德州市人民当局与德州学院联席会议制度”。冯健介绍说,2016年10月,德州市委办公室、德州市人民当局办公室向全市转发了《德州学院服务德州举措计划(2016-2020年)》,建立了“德州市人民当局与德州学院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了首批服务地方项目110项,学院服务地方工作进入新阶段。三是积极推进相干详细工作,目前学院已经与德州市13个县市区的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分别就周全合作、科研协作、联合攻关、信息咨询、合造就人、教育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了合作。
  调整教学改革理念,努力培养“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一方面,优化专业布局,建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系统和自动适应区域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加强门生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健全实践教学系统,建立起13个专业大实践平台项目、151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市并向周边地区延长的实习实训网络。“合作办学,订单式为企业输送人才”是德州学院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他们采用联合管理、联合培养的体例先后与多家企业成立了冠名班,与企业共同制订、实行人才培养方案,被《中国教育报》报道的德州学院“5111回炉式”培养模式更是广受点赞。近3年来,德州学院大门生获批国家级大门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6项,门生发表学术论文627篇,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52项,获大门生科技文化国际赛事奖励47项,全国赛事奖励1427项,省赛事奖励1601项,并获批山东省大门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同一思想,强化对服务德州工作的熟悉。把服务地方当作学院的紧张职责,看作是地方高校在改革转型中拓荒自身发展新空间的必然选择。在服务地方中,通过资源共享、上风互补、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既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为创建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提供了强力支撑。在刘文烈看来,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紧张职能,也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服务德州,则是德州学院融入协同发展的应有选择,更是创建德州大学的实际要求。“水有源,树有根,不管黉舍管理体系体例是省管照旧市管,不管是德州学院照旧德州大学,都永久是德州的大学,永久属于德州人民,服务德州经济社会发展是立足之本、发展之要、力量之源”。
  凸起重点,服务地方求实效
  “服务德州工作要接地气,出成果,创特色,及时了解地方需求,围绕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义务开展工作。”刘文烈强调,要按照《德州学院服务德州举措计划(2016-2020)》的既定规划,坚持“以服务求支撑,以协同促发展”的理念,以项目为抓手,以平台为依托,以团队为支持,周全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建设、协同发展共同体,努力使德州学院成为立足德州、辐射周边的应用型人才输出地、科技与智力服务的支持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承载地、高条理管理人才的贮备地,地方党委当局必要的新型高端智库。
  加大科技协同创新力度,服务地方创新系统建设。围绕德州市“10+6”主导产业布局,依托现有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间、研究所(室)及各院部,紧密联系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必要,建设装备制造技术、生物技术等科技服务平台,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大校地协同创新力度,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德州市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加大社会经济咨询力度,服务当局决策科学化建设。围绕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庞大题目,依托现有研究机构,组建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研究团队,通过与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协同攻关,打造德州独一无二的新型高端智库,对德州发展中的庞大题目提出吻合时代和实践要求的新阐释、新观点、新对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条理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加大文化传承创新力度,服务德州文化强市建设。行使黉舍雄厚的人文社会学科资源,依托文化研究机构和部分文科院部,以《德州地域文化丛书》的编撰工作为蓝本,大力推进地域文化研究,促进文化成果转化增效,积极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助推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服务人力资源强市建设。一是自动适应德州市作为京津冀劳动力输送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方向,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周全进步黉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创新育人机制,积极对接当地当局和企业对科研和人才需求的转变,踏实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努力使黉舍成为德州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孵化器、助推器和人才供给地。三是创新创业教育,自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区域性高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德州学院的应用转型已经“落地开花”,初见成效。首先,科学研究强化应用型导向,加强科研服务社会、支持行业企业技术提高能力。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攻克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将吸引和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德州,促进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其次,推动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成立“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间”并出版发行《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共三辑、34本,1100万字),是后人研究德州历史的紧张文献之一,其中《苏禄王后裔家族文化研究》对中菲文化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第三,对接京津冀服务。根据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德州市“一区四基地”的功能定位及德州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发展规划,2017年1月出台《德州学院“对接京津冀服务示范区”实施意见》,确定了六项重要义务,并动手预备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以加大科研转型、服务力度。
  狠抓落实,服务地方有保障
  抓重点、抓关键、抓重要矛盾,是推动工作、发展事业的紧张方法。冯健指出,学院应看重围绕服务德州的重点义务,着力强化对服务德州工作的组织向导,搭建平台、优化团队,综合运用管理、制度、考核、激励等手段,督促落实详细项目的实行,确保“服务德州举措计划”顺利推进。
  增强组织向导。按照“以服务求支撑、以协同促发展”的思路,切实把做好“服务德州”作为黉舍一项紧张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完美的向导机制。学院成立了服务地方周全和谐向导小组,推行校向导服务县(市、区)分工责任制,创新与县(市、区)对接、合作模式。各院(部)、科研机构成立响应和谐向导小组,详细负责本单位服务德州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则强化对计划项目的管理和谐,看重搭建对接建设平台,强化监督考核,提拔管理效益。
  建设服务团队。一方面,鼓励教师到地方党委当局相干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学术交流、承担项目、产学研开发等体例,赓续进步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加快对地方科技、经济发展方面急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打造一支既能承担黉舍正常的科学研究工作,又能为地方科技、经济发展提供有用服务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队伍。学院还以实施“天衢英才”工程为抓手,聘请高条理人才来校交流、工作,进步服务团队水平;采取设置关键技术岗位等天真体例,积极引进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端科技服务人才,引领和带动服务德州工作深入开展。
  搭建服务平台。瞄准德州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庞大义务,以及德州创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既定规划,整合办学资源,强化应用学科建设,全力打造装备制造业技术等系列研究平台,切实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题目。同时,进一步加快二级院部理事会和黉舍理事会、基金会、校友会的建设步伐,周全打造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建设、协同发展平台,力促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力争在德州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完美工作机制。一是进一步完美沟通和谐机制,坚持和完美服务德州协同发展校地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做好举措计划的组织与实施,努力推进服务德州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持久化。二是进一步健全信息交流机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充分发挥消息宣传、舆论指导的作用,对症下药地做好服务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制订和完美有关教师参加服务地方运动的考核办法,将服务地方工作纳入黉舍年终考核,对取得凸起业绩的团队和小我进行赞誉。四是进一步健全完美激励机制,鼓励优先申报、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把是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提高作为评价科研水平高低的紧张指标,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紧张标准,把对地方的贡献作为教学科研人员优先评聘紧张标准。
  刘文烈透露表现,地方高校无论怎样转型都无法磨灭“地方”的属性,它的价值就表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促进地方社会事业提高上。“德州学院已实施三期服务德州举措计划。我们必须树立‘融入德州、服务地方’的理念,高举‘服务德州’的旌旗,自动适应‘高校转型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捉住德州发展新机遇,谋求新作为,谱写黉舍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文/魏静馨)




上一篇:我校召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及增强和改动黉舍思想政治工作部署会议
下一篇:副校长吴兴华带队赴武城县考察对接
(作者:佚名 编辑:德州学院)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