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山东高校

社科早报烟台大学第二轮第一书记工作组扶贫纪实

时间:2017年03月08日 信息来源:烟台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编者按:两年前,由王者旭、吴庆磊、姜波三名同志组成的烟台大学第二轮第一书记工作组进驻帮包村(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刘庄村、河崖村、沃里村)开展帮扶工作。两年来,工作组秉承一切为了百姓的工作理念,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总体要求,结合两年帮扶规划和十二项重点工作,逐一破题,积极推进,使帮包村的基层党建、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受到了老百姓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誉。虽然工作组的帮扶任务已快结束,但第一书记和父老乡亲的感情不会结束,烟台大学和帮包村的情谊永存。

 

    讲政治,尽全力,群策群力帮扶

    烟台大学作为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第一书记工作。学校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帮扶工作,对第一书记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尽最大努力解决和满足。崔明德书记、房绍坤校长及其他班子成员多次到帮包村走访调研、慰问困难群众,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在学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于帮包村的发展。学校组织部、工会、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团委及生命科学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相关部门及院系,也通过捐助物品等方式,支援帮包村的建设,累计折款达20多万元。

    抓党建,带队伍,夯实组织基础

    抓党建,既是上级对第一书记的工作要求,也是取得帮扶成效的关键。两年来,工作组始终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下大气去抓,党员干部的知识水平、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都有了明显提高,真正成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以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工作组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活动中,带领3个帮包村党员干部、积极分子,通过“三会一课”,反复学习领会各种文件和讲话精神,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问题,找准问题并限期整改。同时,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上,工作组带领党员干部积极开展集体观看阅兵、重温入党誓词、走访建国前老党员等活动,让每一名党员都接受教育,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通过规范制度、党员户挂牌等措施,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工作组在调研中发现,帮包村的很多制度要么没有,要么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这也是影响支部战斗力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工作组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制度规范起来。为此,三位第一书记分别多次召开村干部会议,反复强调制度的重要性,该健全的健全,该上墙的上墙。同时,对不遵守制度的同志,给予相应的处罚。时间长了,制度入脑入心,工作作风也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工作组在帮包村大张旗鼓地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把写有“共产党员户”的门牌钉在党员户的大门上,也钉在党员的心里,让党员身份更加公开化、监督更加制度化,作用发挥更大化。这样,不管是干部党员还是普通党员,都擦亮了党员这面旗帜,基层组织的堡垒变得更加坚固。

    用好两个“网络”,加强学习培训,注重管理培养。一是充分利用“齐鲁先锋”等远程教育网络,对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分类分组开展学习,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二是利用“网格化”管理服务网络,对外出打工党员进行备案登记,定期进行电话联系,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状况。同时,积极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着眼村庄长远发展,注重从致富能手、复原退伍军人、外来务工人员中发现和培养村“两委”班子。两年来,三个帮包村共调整选配支部书记1名,调整选配支部成员1名,发展党员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培养后备干部3名。

 

    引资金,解民忧,落实民生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村民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但也是资金投入最多的问题。两年来,工作组对群众诉求一一记录,拉出解决清单,积极争取资金,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完工,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拥护。

  硬化方面,工作组总共为三个帮包村筹集资金376万元,硬化水泥路面28.37公里,其中生产路8.82公里,村内道路19.55公里,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亮化方面,总共筹集资金9.5857万元,安装普通路灯232盏,长杆探照路灯2盏,晚上的村庄终于亮起来了。绿化美化方面,总共筹集资金35万元,铺设路沿石2200米,修建花池35个,栽种苗木8600棵,修建文体广场3处,合1380平方米。安全方面,总共筹集资金6万元,安装监控设备32个。水利设施方面。筹集资金50万元,打井3眼,铺埋灌溉管渠7000米,实现了人均半亩水浇田目标。

    抓产业,促发展,实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第一书记的重要工作任务。截至2016年底,已使全部贫困户脱贫。成绩的取得,主要依靠第一书记为帮包村量身定制、变“输血”为“造血”的产业项目。

    在传统的种植养殖项目上,工作组费了不少心思。先是组织“两委”成员、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共计100余人次到东营、滨州、淄博、临沂、滕州等地,通过校友、当地政府等社会资源,学习考察养鸭项目、地瓜枣加工项目、核桃嫁接技术、合作社成立运行机制等管理经验,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增强干部群众致富的信心和能力。再是邀请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烟台市农科院专家教授亲自到田间地头授课,解答农业生产中长期困扰村民的难点、热点问题,引导村民学习使用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科技知识水平和发展致富能力。后又几经讨论,最终每个帮包村都确立了产业项目。一是新品种的种植,该项目主要在刘庄村、沃里村实施。投入资金19.372万元,种植4000余棵“突围”和2000余棵“映霜红”桃苗100多亩,18000余棵高产薄皮核桃苗核桃300多亩,2000余棵山楂100多亩。二是对三个村以前种植的老品种的核桃树进行优良品种嫁接,总计投资18.5592万元,嫁接约20000株。嫁接的核桃树进入盛果期后,亩产增收至少3000元以上。三是济薯5号地瓜种植。该项目主要在河崖村、沃里村实施,主要形式是与枣庄德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0.913万元购买种薯发放给贫困户种植。公司负责上门收购,并确定保底回收价格(0.5元/斤,比市场价高出两毛钱)。这样既有价格优势,又没有销路顾虑。这个项目在给村民增收的同时,还给村集体带来了收入。以河崖村为例,2015年仅此一项村集体增收11300多元。

    在新能源项目上,工作组也是紧跟政策,积极争取,为贫困户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立光伏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3个,总共投入资金142.45万元,安装光伏板213.72千瓦。每年能为每户贫困户增加3000元的收入。

 

    扶智力,拔穷根,强化教育扶贫

    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工作组深深明白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工作组始终不忘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智力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文化扶贫活动。

    为了改善驻地村刘庄小学的教学条件,工作组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联系,为刘庄小学捐赠电脑、文具、体育设施等物品折款达13万元。同时号召全校学生为刘庄小学捐赠书籍9000余册,价值10万元,帮助小学建起了流动图书馆。

    为了让村里的留守儿童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工作组与校团委等部门联系,在刘庄小学挂牌成立烟台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两年来,先后组建6支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刘庄小学开展文化支教、文明宣传、科技下乡、安全教育、扶贫调研等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师生及家长的欢迎。这项活动将会长期进行下去。

    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感受高校的氛围,感受知识的力量,由房绍坤校长倡议提出,工作组组织刘庄小学师生代表赴烟台大学开展“大手拉小手,同心夏令营”活动。小朋友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体验大学生活,开拓视野、增长见闻,从而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好好学习,将来用学到的本领改变自己村的落后面貌,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彻底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为了丰富山亭百姓的文化生活,工作组积极联系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6年7月16日晚,“同心共筑中国梦 携手续谱新华章”—烟台大学·枣庄山亭校地联谊消夏晚会在山亭文化休闲广场举行。由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和山城街道共同呈现的16个精彩节目吸引了近万名市民观看,让现场观众切实感受到了高等院校的浓郁文化气息,更给夏日的山亭带来了无限清凉。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年来,工作组始终秉承一切为了百姓的工作理念,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事情,受到了老百姓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誉。虽然工作组的帮扶任务已经结束,但第一书记和父老乡亲的感情不会结束,烟台大学和帮包村的情谊不会结束。据悉,烟台大学选派的第三轮第一书记已经进村,续写帮扶篇章。作为一所省属高校,烟台大学将会按照省委要求,一如继往地关注帮包村,支持帮包村,为老百姓多做实事,力争圆满完成帮扶任务,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上一篇:德州学院来校考察交流内部审计工作
下一篇:新学期我校课堂教学秩序井然
(作者:佚名 编辑:烟台大学)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